2002年12月16日,中国科学院、广东省人民政府、广州市人民政府在广州联合举行“共建华南植物园”签约仪式,三方按1∶1∶1的比例共同投入3亿元共建华南植物园。共建华南植物园不仅是新时期三方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也是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的成功实践。按照共建协议,三方拟用5~10年的时间把华南植物园建设成为亚洲一流、具国际水准、有典型热带亚热带特征的综合性植物园,保育植物种类达1万种。
2009年4月1日,三方共建的华南植物园项目通过验收,实现了“人民满意、专家满意、政府满意”的建设目标。通过三方共建,全园的基础设施、园林景观、科学内涵等各方面得到显著改善和提高,为把华南植物园建设成为世界一流植物园、成为人与自然完美和谐的典范奠定了良好基础。
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的同志非常重视华南植物园的共建工作,并于2002年5月3日考察华南植物园。曾多次就共建华南植物园问题作出重要指示。2002年12月28日,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的同志考察华南植物园并在华南植物园的一份书面汇报上批示:“中国科学院和广东省共建华南植物园意义深远、十分明显。华南植物园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希望你们抓住机遇,很好谋划,建设国际一流的植物园。”
为了高质量、高标准地完成共建任务,华南植物园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通过6年共建,华南植物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科研能力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基础设施、科研条件以及园区环境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并为今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共建达到预期目标。
华南植物园收集保育植物种数增加到1.3万多种,在世界2400多个植物园中排名前10位;成为亚洲乃至世界上保育植物种类最多的植物园之一。木兰园、姜园、竹园、兰园等专类园世界领先,或在国内外同类专类园中有较大影响。
人才队伍及科研平台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每年发表国际论文从不足20篇上升到2008年的180篇,位列全世界植物园科研论文产出的前3名。科研经费翻番。
建成了集世界植物大成的展览温室、木兰园等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特色专类园,以及地带性植被园暨广州第一村等特色景点。率先探索建立了科学植物园体系,建成了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数字植物园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热带亚热带植物种质资源库、华南植物鉴定中心等平台。加强了资源交换及国内外交流合作。
形成了完善的科普知识传播体系。作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和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华南植物园的知识传播与科普教育工作一直走在全国的前面。依托华南植物园丰富的资源优势,游客接待量逐年增加,2008年达75.8万人次。各类科普基地与实习基地数亦在逐年增加,目前已达30余个;华南植物园建立了国内首个植物园科普传媒硕士培养点。
2008年华南植物园科普及市场运营取得长足进展,获批国家AAAA级旅游景点,科普及市场拓展进入地方主流媒体;2008同比上一年增长35%。华南植物园完成了科普信息中心、城市植物多样性景观生态园、华南珍稀濒危植物繁育中心、水系改造、标本馆改扩建、实验大楼及辅助楼改造、园区景点与基础设施改造、供电系统改造、大门、游客服务中心及停车场、13个专类园改建与新建等项目。共建之后,园部(原所部)水泥路改为沥青路,修整了人工湖,建设了花基,种上了整齐划一的树种。如今,园内绿树成荫,碧水荡漾,夏日到此,凉风习习,曲径通幽,为人们休闲、散步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2009年4月6日,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视察华南植物园时指出:“广东省需要收集和储备植物战略资源来支撑园林花卉、热带水果、环境治理及天然药物开发,推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华南植物园收集到的如此丰富的植物是广东省的一笔巨大财富。希望华南植物园再接再厉,以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为重点,为广东省生物产业和生物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2008年10月20日美国国家树木园主任Thomas Sam Elias博士参观华南植物园之后感叹:“华南植物园的世界植物奇观确实令人震憾,是一个世界级的展示。”
华南植物园近期网上搜索知名度及游客满意度大幅提高。一位华侨写道:“华南植物园共建工程体现了广州市政府崇尚科学、致力环保的现代新型政府形象。”
通过三方共建,华南植物园由此进一步成为在亚洲具有重要影响和特色鲜明的综合性植物园、全球植物保护网络的重要中心之一,成为国家战略性生物资源的储备基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研究中心之一,成为专业化的园艺研究中心和国家科学普及与公众教育体系的重要基地,并开始进入世界一流植物园的行列。
华南植物园将以建设国际一流科学植物园为目标,努力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国立科学植物园管理模式和运行方式,力争早日形成与英国皇家邱园和美国密苏里植物园三足鼎立的格局。共建华南植物园的实践证明:根植于祖国大地的中国科学院在为区域经济服务中能够获得广阔的生存空间。